根据商务部生活必需品系统监测显示,南昌市11月份蔬菜价格市场运行情况具体表现如下:
一、蔬菜价格运行情况
南昌市11月份市场蔬菜零售价格整体呈下跌态势。据商务部系统监测,30种监测蔬菜“5涨25跌”,零售均价8.78元/公斤,较上月环比下跌8.8%。其中,南瓜5.08元/公斤,胡萝卜4.99元/公斤,西葫芦9.59元/公斤,环比分别上涨10.2%、4.6%和2.3%;菜花9.84元/公斤,菠菜12.15元/公斤,大白菜4.72元/公斤,环比分别下跌20.4%、18.7%和17.0%。
二、价格波动原因
蔬菜价格的下跌受多重因素影响,季节因素、天气条件、供应增加、政府调控及消费需求等共同推动了蔬菜价格的回落,体现了农业生产和宏观调控的成效,也让消费者的“菜篮子”更加轻松。主要因素如下:
1.季节因素。每年的秋季是蔬菜生产的高峰期,也是蔬菜各品种大量上市的时候,湖北、河南、山东、云南基地菜纷纷上市发往我市,而本地菜也大量上市,导致整体价格下跌。11月份正值秋季,我市本地菜产量高,而外地菜价格下跌,大部分亏本卖。
2.气候条件。前期受汛情和高温天气的双重影响,蔬菜生产遭受重创,价格飙升。11月份,降水和气温适宜,为蔬菜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,蔬菜产量逐步恢复,品质也得以提升,从而推动了蔬菜价格的回落。
3.供应因素。11月份,随着我市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市场需求的相对稳定,价格下行压力增大。辣椒、芹菜等许多蔬菜品类进入采收高峰,增加了市场供应,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。
三、后期预计
12月份,正式入冬,我市外运蔬菜数量增加,而本地部分品种落市,反季蔬菜种植成本上升,预计我市蔬菜价格或呈小幅波动态势运行。
四、几点建议
1.加快市场建设。加速蔬菜批发市场、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,加大投入力度,不断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,配置必要的蔬菜储备设施,减少蔬菜损耗,降低菜商损失。畅通批发市场与市场经营户的沟通联系,及时反映菜农在生产、销售方面的困难和问题,支持蔬菜基地、龙头企业、专业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和蔬菜直供社区活动,努力帮助菜农打通各种“关节”让菜农生产收益有保障,让消费者得到实惠。
2.加强市场监测。及时预测预警,准确发布蔬菜价格、供求等市场信息,稳定消费预期。为保持蔬菜市场价格稳定,作为菜农和种植户,要随时关注市场行情,种植培育更优质的蔬菜,增大创新力度,把握时机,营造利润的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多新鲜蔬菜。
3.强化保障供应。形成全国保供一张网,与长沙、上海、安庆、合肥、蚌埠等地深农集团旗下批发市场建立联动保供机制,在物价上涨等突发情况时,能每天调拨充足蔬菜保障省、市“菜篮子”供应。同时,扩大城郊蔬菜种植面积,提高本地蔬菜的供应能力,不断减少对外地蔬菜供应的依赖水平,从源头上降低蔬菜的供应成本。
4.稳定市场价格。通过大物流、大流通产生的集聚效应,形成批发市场的价格优势,确保价格总体稳定,而农贸市场等零售渠道将享受到二级批发的价格,让广大市民买的实惠,有效保障我市蔬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。
5.确保流通顺畅。要统筹考虑秋冬蔬菜供应,协调好冬淡蔬菜供销渠道,有序组织调运和投放,防止出现断档脱销。多部门协调联动,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“绿色通道”政策,降低流通成本,提高流通效率,推进冷链运输,强化保鲜措施,减少采后损耗,促进区域间蔬菜快速有序流通。